根据“谁最有可能修复它”来选择一个类别,感觉有点奇怪。如果一个全局 display: none 导致论坛变为空白,你也会说它不是 bug,因为设计师会修复它吗?
当然,你可以说“没关系,随便选一个,我们可以移动它”,但这只对发帖有帮助。当我尝试查找之前的报告时,我会在 UX 中搜索这两个问题。是否有可能独立于类别来跟踪修复的责任?
我和你一样,这额外地令人困惑,操作员很难知道该怎么做。
@tobiaseigen / @jordan.vidrine 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Moin 对如何能做得更好有什么建议?
我想一种替代方法是简单地将内容无条件地放在 feature/bug 中,并使用标签来表示用户体验。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很明显应该发布到哪个类别,而那些关心用户体验的人可以关注该标签。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消除一个类别!
不确定如何区分目前在 UX 中的主题,这些主题可能需要归入 Bug 或 #feature。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可以逐一清理所有内容。
我有一些想法:
- 我认为将 3000 多个主题分成 2 个类别是项艰巨的任务,我想知道谁有时间承担这项工作。
- 此外,我认为并非所有 UX 中的主题都能轻松地分为“功能”和“错误”。对我来说,关于无法翻译的文本的报告不算是真正的错误报告[1]。同样,指出难以理解或过时的文本既不是功能请求也不是错误报告[2]。同样,既不包含错误也不包含具体改进建议的用户体验描述也不适合“功能”或“错误”类别[3]。
- 我不知道你们目前是如何处理的,但我有一个印象,即开发人员在必要时也会处理 UX 主题,反之亦然。我想知道是否可以保持现状,让负责监控某个类别的团队在需要时通知另一个团队,而无需移动帖子。不过,我无法完全评估这一点,因为我不知道之前的流程或现在的流程。
谢谢 Moin!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也看了 UX 主题的总数,确实很多!![]()
也许我们遇到的问题是 UX 类别描述不充分,导致人们将本应属于 Bug 或 Feature 的内容发布到那里。以下是我们内部文档中的描述。
UX 类别在 Feature 和 Bug 之间,算是一个折衷。通常情况下,小的显示问题会归入此类,而不是 Bug,并且它将用于对现有功能进行的小幅更改。比任何重大事项更偏向于“生活质量”方面的主题。
通常,处理这些主题将遵循 Feature 类别的模式 - 关于功能类别
标签
嗯,这个我会归类为 bug……从纯粹实用的角度来看,但由于 UX 吸引了更多模糊的东西,所以我自己会更频繁地对其进行分类。
在这种情况下,那个徽章问题在我看来就像一个翻译 bug。
实际上,这也感觉像一个 bug,这里没有可以解释的空间,我们的文本明显是错误的,需要更新。
不过,这在我看来非常符合 UX 的主题,这是一个关于痛点的开放式讨论,还没有具体的建议。它给了我们一个故事,以及将来从中提取特定 bug/功能主题的地方。
也许我们这里需要的是更好地澄清规则,将 UX 留给开放的非结构化讨论和用户故事,并将“明显的缺陷”保留在 bug 中……而“明显的愿望清单”保留在功能中。
我知道这个世界里的一切都很模糊,很难挥舞魔杖解决所有问题。
但更清晰地说明我们的期望肯定会有帮助。
你们现在都在绕过用户了。我们无法(也不会)知道公司如何分配或分类事物。这完全是内部的事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猜测某事是 bug、用户体验问题还是其他完全不同的问题。然后,版主和工作人员会像 Discourse 的核心那样,施展他们的魔法。
那么,这个话题是给工作人员和高级用户准备的,我们这些凡人可以停止关注了,还是有人真的认为,比如我,我分不清图像和图像的区别,这取决于文件还是容器级别发生了什么,我有能力去想 CDCK 内部的哪个职位会处理一个问题?
更广泛地说,至少有两个方面(众所周知):
- 类别不是有严格限制的逻辑盒子
- 类别是为哪些用户制作的,公开的还是内部的
我不知道……我一直遵循的政策是:
- 如果我不知道问题是否出在我身上,就使用支持
- 如果我感觉某件事是计划这样工作的,就使用用户体验
- 如果某件事停止工作或完全破坏了地方,就使用 bug
但我永远不会根据谁处于什么职位来选择类别。这纯粹是一个管理问题。
我喜欢将 UX 作为标签(也许也可以有 dev 标签?),但我同意可能有一些 UX 情况感觉不属于其他类别。
而且有些主题在技术上可能是一个功能,但它们非常小,在功能类别中投票时会显得格格不入,例如:Clickable components instead of just the Edit button
但也许我们不应该在意?任何要求更改某事的问题都属于功能类别,无论大小如何?
或者也许我们应该有一个“建议”类别——用于那些没有损坏、不是全面的功能请求、也不是关于如何做事情的事情。然后我们可以内部标记为 dev 或 ux。
编辑:意识到我们已经有一个 ux 标签了,只是目前利用率不高。
建议类别似乎很重要。我的两个社区都有这个类别。
有时某个标签可能会被忽略,或者#ux类别对某些用户来说可能不那么清晰,但建议类别清楚地表明了它的用途。
我认为我们不需要对这里的类别做太多改动,它们已经运行了很长时间,而且错误分类确实会发生,但据我所见,其发生率并不高。如果提及、标签和分配无法满足内部分类的需求,那么我觉得有些地方出了问题……因为我们有很多选择。
在过去几周里,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话题,因为我参与了讨论,处理了 UX Bug Feature 类别中的话题,并创建了自己的话题。
我认为这绝对是正确的。Sam 和团队成员可以根据需要对话题进行分类和标记,以回应话题并达成解决方案。如果成员对这些决定感到困惑,可以联系 @moderators。
这是一个关于 UX 的绝佳话题示例。它很小,并且专门关于改进界面。它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社区成员和团队之间合作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合作带来了非常好的生活质量的改进。![]()
继续以 Charlie 提到的例子,我们团队需要努力的方向是跟进这些话题直到结束,以便可以关闭它们。即使是这种非常出色的合作也留下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是讨论和合作的自然起伏,我们的工程师和设计师都很忙。因此,用户体验的增强有时会从我们手中溜走,无论建议有多好,或者请求有多小。过一段时间后,@moderators 可以帮助识别这些问题并将其引导回家。
我更新了 UX 类别的描述,以便公开我们内部处理该类别的方法。我希望这将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 UX 与其他类别 Feature 和 Bug 的区别。
关于 Discourse 用户界面中小显示问题和小改动的讨论,以及功能呈现(包括语言和 UI 元素)的方式。比任何大事更像是“生活质量”方面的话题。
我认为我们也应该更多地使用“ux”标签。我认为这有助于分类,有些内容可能是支持或 bug 主题,但与用户体验有关。这也将解决“这是一个 bug,但它是视觉上的东西,应该放在 Bug 还是 UX”的疑问。
=> 将其设为 bug,但加上 ux 标签
我认为 UX 类别主要应该是改进建议,以及不清楚的地方。而不是已损坏的东西。
至少这种区分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
同意在所有三个类别中更多地使用 ux 标签!这样关心用户体验的人就可以关注该标签。
看来我们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在我看来,UX 可以包含 bug 和功能请求,但它们必须是小的“生活质量”改进,而不是大的。如果用户界面中有真正的问题,则将其放入 #bug。如果这是一个主要项目(例如,允许编辑标签的元描述),则将其放入 #feature。
您将如何改进 UX 类别描述以匹配您对事物的理解?
{“content”:“[quote="tobiaseigen, post:15, topic:378121"]\n您将如何根据您的理解来改进#ux::category类别描述?\n\n[/quote]\n\n好问题。我会说类似这样的话……\n\n当产品技术上按预期工作,但设计、交互或流程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摩擦、困惑或效率低下时,就会使用UX主题。\n\n我也赞同它包含:\n\n[quote="tobiaseigen, post:15, topic:378121"]\n功能请求,但它们必须是小的“生活质量”改进,而不是大的东西\n\n[/quote]\n\n但我认为,任何实际损坏的东西,即使很小,也应该只是一个带有UX标签的错误。”,“target_locale”:“zh_CN”}
这作为新的 UX 描述怎么样?感觉有点生硬但更精炼。我认为它可行?(我发布了一个关于我自己的 UX 主题,报告标签在类别横幅中显示不正确)
原文:
讨论 Discourse 的用户界面以及功能的呈现方式(包括语言和 UI 元素)。
当前:
讨论 Discourse 用户界面中细微的显示问题和现有功能的微小更改,以及功能的呈现方式(包括语言和 UI 元素)。与其说是重大问题,不如说是“生活质量”方面的话题。
建议新版本:
UX 主题用于 Discourse 技术上按预期工作,但设计、交互或流程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摩擦、混淆或效率低下。也用于小的“生活质量”改进。completed 或 fixed 标签会根据主题的性质应用。
好的,对我来说听起来不错 ![]()
太棒了!我已经做了更改。
(题外话:描述的更改需要几分钟才能在类别横幅中显示,这真是太奇怪了。即使是强制刷新也无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