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话题中的子话题泛滥

这些是我的想法,隐含的问题是当一个帖子开始呈指数级增长时,成员和版主可能会如何回应。

Discourse 不提供主题式讨论,尽管它确实有一种回指功能,即一个帖子是对之前帖子的回复。它还允许引用之前的回复。

总的来说,如果一个主题已经有超过少数几个回复,那么下一个回复可能是:

  • 对主题或首帖的总体回应
  • 对紧接其前的帖子的具体回应
  • 对任何其他帖子的回复,无论是否引用
  • 甚至更复杂的东西,引用了多个前置帖子

回复也可能是:

  • 针对首帖的原始观点,希望如标题所述
  • 对主题中提出的某个观点的延续
  • 引入尚未提出的新想法

我认为,正是在第三种情况下,事情才会失控。如果每个帖子都引入了一两个新想法,那么下一个帖子可能回应的想法数量就会呈指数级增长,并且与原始主题标题的联系可能会呈指数级稀释。标题不再代表讨论的内容。

我们在 Discourse 中没有主题式讨论,因此我们只能采取以下策略:

  • 严格遵守主题,避免离题
  • 当我们有一个似乎独立但实质性的想法时,开始新的链接主题
  • 使用私人消息讨论或就离题内容提供反馈
  • 将一个或多个帖子拆分到新主题中(由版主操作)
  • 关闭一个主题(由版主操作),以鼓励创建新主题来处理在分支主题中出现的想法

(我认为之前有人提到过,链接主题的机制在界面中不太容易发现。)

编辑:我的想法中还隐含着,爆炸式增长的主题是坏事:它们无法得出结论,因为它们没有针对单一想法;它们可能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它们包含许多后来可能被注意到并回应的想法;它们不是有用的记录,因为它们不连贯。也许在某些论坛中它们是可以接受的,而在其他论坛中则不然,这取决于论坛的目标和文化。

10 个赞

虽然它可能有缺点,但我们确实有链接主题的选项。

主主题可以作为探索关键点的起点。虽然我同意链接发现功能并不直观。引导社区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可以成为这方面的资产。

例如,主题创建者创建一个广泛的主题(头脑风暴主题)

每次引入一个主题元素时,都可以创建一个新主题,并链接到对该分支的探索。此类主题的第一个帖子应具有无限编辑次数。

通过链接到对该特定要点的讨论来添加引入的每个关键点。

确保主题创建者发挥关键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我网站上将责任推给主题创建者和参与者的示例

现在我们甚至有了版主可用的工具,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容易一些。例如:

  1. 员工通知 可以方便地突出显示需要新主题或引导到新主题的帖子。
  2. 回复主题 可以帮助选择要分离到新主题的帖子。通过仅显示链接到帖子的回复;当然,这不会捕捉到“回复主题与回复帖子”——所以也许插入帖子会很有用?
2 个赞

这取决于话题的性质。

例如 生命的意义 是一个没有可预见结论的“pi”级别的话题。

然而,发帖人可能觉得话题已经耗尽了新的可能性,并要求关闭“头脑风暴”话题。

1 个赞

一种有用的通用策略是专门监控子主题的提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回复。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已建立的主题,有清晰的介绍和许多关于该特定主题的回复,开始出现一些不相关/明显无关的评论,大多数人通常会忽略这些评论,并且不会以任何方式损害原始对话,除非是在百科全书中打印。

但是,如果人们开始用关于完全不同主题的评论进行回复,并且就这些评论进行了一些来回的对话,那么这可能会开始压倒和扰乱主要主题。然后,将其拆分到另一个主题是有意义的。

拥有更多开放式主题线,不限于仅关于特定主题,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可能会限制人们使用书面语言进行交流的通用方式。也可能有一些完全合法且重要的原因提及次要主题,因为它们可能与原始主题直接相关,而许多人可能无法轻易理解。

2 个赞

人们就是这样,也许这就是关键——对话有一个回复或参与者的最大数量。我认为这对于面对面的对话来说是真的。仅仅因为在线讨论允许潜在的数百名参与者和帖子,并不意味着讨论应该允许扩展到这个程度。

我可以想象自己喜欢阅读一个包含(例如)两个参与者之间 50 条回复的主题。我也可以想象喜欢一个有 50 个参与者的问题由一个人回答的 AMA 主题。我不认为我曾经喜欢阅读一个由 25 个用户创建的 50 个帖子的主题。(这里的所有数字都是近似的,但你明白了。)

Discourse 的一个既定目标是阅读是基础:https://blog.codinghorror.com/because-reading-is-fundamental-2/。考虑到这一点,努力创建可读的主题似乎并不过分。

我冒着引入一个子主题的风险,也认为在有过多帖子和参与者的情况下,在主题中发帖也是不令人满意的。感觉顶多是我的帖子会被略读。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我不认为版主关闭一个主题是理想的方法,但我理解为什么有时需要这样做。我认为一个更好的方法是能够为主题添加一些限制,以便限制其回复和参与者。例如,可以选择一个有限的用户池来回复一个设置为允许每个参与者回复最大数量的主题,或者申请回复。本质上,这将创造一种人为的稀缺性,目的是提高对话的价值。

5 个赞

我认为这两种方式都充满危险。

如果你只允许有限的用户回复,你往往会听到那些能花大量时间在线的“键盘战士”的声音,而听不到那些只能花有限时间在线的、安静且知识渊博的人的声音。

同样,如果你限制了可以进行的回复数量,那么你可能会失去一些优秀的见解。例如,我一直在阅读,并且已经用完了我仅有的两次回复机会来澄清人们在说什么,然后我突然有了一个突破性的想法,这个想法是关于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答案,但没有人会听到它,因为我已经达到了我的限制。当然,我可以开启一个新的话题,但那会脱离语境,即使你指回之前的话题,又有多少人会在回复你之前阅读它呢?

1 个赞

香蕉 :slight_smile:

现在我必须找到我半生不熟的 sourceforge 引用并将其更改为 stackoverflow - 或者也许我不会,我只会在这里留下更正

2 个赞

我选择上面的引述仅作为示例,说明了那些编写了现在塑造对话可能演变方式的软件的人头脑中,关于表情包的含义。也许我应该在标题中引用“避免”,并建议将其更改为“鼓励”(或“管理”)?

我可以从引述中推断出“因此这个软件平台存在设计缺陷……”
或者“这个平台适合 x 但不适合 y(当它可能通过更多洞察力被设计成适合 XY 和 Z)”
或者“随着经验的积累,会出现新的需求,如果文明要在数字化的转型和扩展中繁荣发展,就必须满足这些需求……”

而且我可以假设

“为互联网的下一个十年而建。
我们成立的公司 Civilized Discourse Construction Kit, Inc. 的目标正是如此——通过提供更好的讨论软件来提高互联网上文明对话的标准:”
是否仍然是当前的目标? 来源

目前,无论对错,这里的语气/氛围/宽容度/文化都不利于那种能产生指导原则而非代码块的对话。我之所以说“不利”,是出于——我希望——你编辑的精神,你认识到你在初稿中嵌入了一种心态,这种心态至少需要被认识和探讨。我建议元(meta)是进行探讨的地方。如果讨论被推到另一个论坛,那么它可能就不再是最终会为 CDCK 带来竞争优势的东西了(?)

有人最近告诉我 [在此向评论作者致歉,因为我稍作改编],“程序员在编写社区软件时缺乏社会学洞察力,而社会学家不想参与关于设计原则的对话”(考虑到现有的审核标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Ed,我认为你的“隐含”是正确的,我个人认为——在我看来——这句引述的其余部分需要被审视,并且使用的视角将改变分析结果。

我挑出了你使用的词语“不能”、“不”、“不是”,我同意你关于目标和文化的最后一句话。我认为如果我们画一个带有正确坐标轴的波士顿方块(而且可能需要不止两个坐标轴和/或每个坐标轴的划分,所以它可能是 27 个子方块的波士顿立方体!),我们会看到你的假设和你选择的词语完美地契合其中一个四分之一(1/27),而不是其他三个四分之一。

所以

我认为至少对于另一个四分之一来说,答案是“让开”或“稍后再回来看看”。也许当我们能回顾最后“n”个帖子时,我们会开始看到“现在我看到这一切都相关联了……”的出现,我们从中提炼出主题进行更集中的辩论。如果这些主题只能事后才能发现,那么就需要离开这个帖子,因为“不能”、“不”和“不是”这些词语并不符合它的特征。

我将给你看一张我 20 年前画的图,而且我看到其他人自从也画过(而且画得比我好!所以我用他们的图了)我的标题是:你说的方块是什么意思?这明明是个圆……

只有当我们有许多被接受为同时有效且看似矛盾的观点时,我们才能完全理解现实。这告诉我们,我们仍在寻找看不见的东西,当它被看见时,可能是一个突破。

3 个赞

这个用形状图来做比喻很贴切。同样吉祥的是,二维渲染的效果取决于光源的位置。

2 个赞

这可能会被标记为离题并消失,但这里有一些建筑师用于此类用途的太阳映射图:

3 个赞

也许吧。我承认我的想法可能听起来有点奇怪。但 Discourse 中内置了一个类似的功能。可以授予特定用户组关于如何与分类主题进行交互的特定权限:查看、查看回复、查看回复创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新这些用户组成员资格,以防止回复被一部分用户主导。

X/Twitter 有一个功能,允许用户在每个帖子中限制谁可以回复他们的帖子。例如,回复可以限制为在顶层帖子中提及的用户。

我想表达的要点是,物理世界对对话施加了限制。一个未经审核的现实世界对话很少涉及比舒适地坐在桌子旁的人多的人。当有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例如在派对上,人们会自然地将自己分成小组。对话也有时间限制。它们很少会持续几个小时。

是的,这可能会发生。自我施加的任意限制的想法对我来说有点像一个爱好。我目前在 YouTube 上最喜欢的一个频道是,两位音乐家在创作和录制歌曲时设定了 1 小时的时间限制。有时他们会从一个想法中获得超级灵感,并允许自己打破限制。

我没有说清楚,但我不是建议将这些限制应用于_所有_主题。

另一种防止子主题爆炸的方法是 Meta 上使用的方法,即设置主题计时器,在 30 天后删除所有回复。这用于文档主题。其思想是,如果一个帖子提出了一个相关问题,但该问题在主题的 OP 中没有得到解答,那么他们问题的答案就会被整合到 OP 中。这是为了避免文档主题有数百条回复和多个子讨论。

3 个赞

这一点很重要,对于在线社区来说,如果人们无法亲自见面,定期通过 Zoom 或其他平台举行会议会非常有帮助。

论坛可以很好地管理社区,但是,仅凭文字/帖子/表情符号很难知道人们是否在同一页面上。

有时人们根本不感兴趣进行任何形式的会议,跨不同时区组织这些会议可能很困难。另一种方法是进行问答通话,通过可以直播/录制的视频演示来回答人们写下的问题。

2 个赞

我非常赞同你的这个观察,并且也在思考如何在网上——正如你所说,有选择性地——应用它。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是,并非每次对话都必须涵盖所有可能的方面。对话是关于某件事情的。

对于大多数论坛软件(包括 Discourse)来说,创建一个新帖子(又名主题)的成本非常低。一个主题有标题、分类和首帖,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构建对话。我认为我们的一种策略被低估了,那就是为新想法创建一个新主题。

3 个赞

这些都是有效的观点。然而,在讨论哲学时,所有的观点都是有效的。

你的初始主题陈述只涵盖了一个小方面,正如 @simon 进一步阐述的那样。

在 Discourse 中,经过多年的抵制,增加了查看帖子(社区持久性最终会成功影响必要的改变)的线程响应的选项,这有助于解决 Simon 提出的问题。

当参与者数量庞大时,即使是关于主题的讨论,也很难跟上,因为人们会探索不同的分支,即使没有广泛的话题。

同一主题下的人们通常会聚集在一起,探索某个特定的元素。

这正是为什么一个广泛的头脑风暴主题可以在一些指导和教导人们如何管理和鼓励一个会产生新的子主题的主题,并由 SoGs 和 SoPs 帮助其运作的情况下,相当有效地发挥作用。

新的主题分支?带有链接的帖子可以突出显示为“员工通知”等……OP 声明可以编辑以识别在哪里讨论特定元素……等等……

这是关于消除障碍,而不是施加障碍。

@simon 提到了 30 天重置回复主题。以自由竞争为动机的重置类别也可以奏效。创建一个主题来阐述一个想法。在 30 天结束前。复制要点,修改 OP 声明,开始一个新的 30 天头脑风暴。只是一个想法。


这让我想起,我记得不久前可能有一个插件添加了某种主题链接。我会找找看。:wink:

1 个赞

除非它不便宜 :frowning: !!

成本——正如导致此帖子出现的历史所证明的那样——在于针对不承认技术便利性和可取性的基准或指南进行审核……所有各方都付出了很多善意的努力 :frowning: 因此有了这个建议

@Heliosurge - 我认为你提出的建议很有价值,已经可以通过技术实现……但它是否需要整个社区在观念上进行文化变革?因此,它是否可行?在什么时间尺度上,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采取哪些初步步骤——例如创建一组或多组?:slight_smile:

1 个赞

我们经常会遇到帖子“爆炸”的问题。

我们曾设想过两个具体的改进功能,认为它们有助于管理这种情况:

4 个赞

将一个帖子在有人回复了两个或三个想法的地方进行拆分,目前几乎是不可能的。我非常喜欢复制和拆分这个想法,并进行精细的手术来剖析不同的观点。

有些人不喜欢他们的帖子被编辑。如果他们能学会不将不同的想法合并到同一个回复中,他们可能会更开心。

3 个赞

当然,拆分 本身就已经 非常耗费人力,所以它也不是完美的。我还创建了目标帖子来 总结(用我自己的账户/声音)并选择性地引用混合的、或者其他有问题的帖子,然后我就可以用这个新帖子作为回复的目标,让讨论中的大多数参与者都觉得可以接受。这样一来,起始帖就会比它的回复“新”,但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让你关闭原始主题。不过,这仍然是大量的工作。

这里的另一种策略,当然是围绕设定期望和规范。关于什么构成一个“切题”主题的清晰简洁的规则是绝对必要的,并且可以完全避免“但我的言论自由”之类的抱怨。

2 个赞

我认为还有另一个独立的潜在问题:每个论坛都有自己的文化,当一个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并进行调整时,他们可能会不断面临不赞同或被管理。一个论坛可能欢迎“爆炸式”的帖子,而另一个论坛可能更喜欢单一主题的帖子。有些论坛可能喜欢长篇大论的帖子,而另一些论坛可能喜欢简洁的单点帖子。

3 个赞